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英吉沙 > 风俗民俗
2024
02/13
14:02
来源:
英吉沙县文旅局
字体:【
访问量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达瓦孜

发布时间:2024-02-13 14:02    来源:英吉沙县文旅局

达瓦孜表演

“达瓦孜”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杂技艺术,“达”在维吾尔族是“悬空”之意,“瓦孜”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,“达瓦孜”便是专指高空走绳。在新疆出现两千多年的历史,衰败于民国时期,新中国成立后,在英吉沙县重新崛起。达瓦孜起源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。相传古时有一种在空中作孽的妖怪,经常呼风唤雨,残害和欺凌百姓,让人民苦不堪言。有一名维吾尔族青年闻听此事,义愤填膺,决心拯民于水火,他在地面上竖起一根30米高的长杆,用一根60米长的绳子连接杆顶,然后赤脚沿着大绳走到杆顶与妖怪展开搏斗刺杀妖怪,拯救了平民百姓。

“达瓦孜”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1072至1074年撰写的《突厥语大词典》中。该书作者穆罕穆德喀什葛里是维吾尔族人民的著名学者,11世纪出生在喀什。在他的著作中有人们表演“达瓦孜”的记载。

在汉文史籍中明确记载了达瓦孜演出活动,是清朝乾隆喜庆年间的文学家赵翼,其所著的“檐曝杂记”中有一段描述关于当时回人(维吾尔族)走大绳的详细与经过,其走法与现代“达瓦孜”一样,从而证实了在当时就有此活动。

达瓦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。表演入场时,一般骑一匹青马,马头上缀着三色绸彩带,马颈上一串铜铃叮咚作响,马臀盖布上绣有车型图案,马鞍上搭一块漂亮的金丝绒或其他料子的盖布,表演者头戴偏形皮帽,外缠带色的头巾,也有戴顶花帽,身穿袖子和前胸绣有维吾尔传统花边图案的圆领汗衫,绣有花边的灯笼裤,腰带为黑色或紫色,短上衣为紫红色,赤脚。整件服饰的色彩绚丽。通过优美欢快的民族乐曲或者家喻户晓的十二木卡姆传统音乐,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气氛,造成表演和欣赏的良好氛围,也与表演动作相辅相成,浑然一体。

达瓦孜表演特点:难度大,可视性强。上升的第一段坡度较陡,约有40度;第二段坡度稍缓,演员在第二段就可以作些前进后退,蹦绳之类的表演动作;第三段开始六、七米基本是平直的,演员的种种杂技动作在这里表演,表演后就直上牌楼,这段坡度最陡约有45度,演员最为吃力。另外第一段有一对斜拉绳,第二段有两对斜拉绳,第三段有四对斜拉绳,目的在于使主绳稳定。

“达瓦孜”用料:白蚕丝、各种布料、棉线、厚纸、胶水、针子、木楦子、冰糖、带花纹丝条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