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走进英吉沙 > 地方特产
2024
02/13
14:02
来源:
英吉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字体:【
访问量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英吉沙县小刀享誉盛名

发布时间:2024-02-13 14:02    来源:英吉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
英吉沙刀以其产地英吉沙县得名,有近400年的生产历史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,造型别致,制作精巧,既可作刀具,又有艺术欣赏价值,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。新疆的少数民族都喜欢在身上佩带小刀,这是和他们的生活习惯分不开的:他们在宰杀牲畜时,在品尝手抓羊肉时,在修理各种套具时,在切瓜待客时都需要一种得心应手的工具,而各种各样的小刀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。它既实用又美观,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,尤受维吾尔族的欢迎。

关于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的来历有多种说法,一则是相传古时候,英吉沙土地贫瘠,人民生活困苦不堪,神得知后,决定施泽于此,于是就赐一位能工巧匠打造小刀,以造福后世。此后,英吉沙慢慢富了起来,成为一座新城。英吉沙在维语中即为"新城"之意。小刀手艺也随之流传下来了。另一则是古代英吉沙城南小镇卡尔瓦西,有一位毕生锻造小刀的匠人名叫买买提,他制作的一种雕刻有红、绿、黑等颜色的木柄小刀,锋利、美观,农家纷纷盘炉仿制。从而世代相传,随后工匠们各出心裁,制作出各种造型的小刀,并在刀柄上用黄铜、白银、牛角、贝壳等镶嵌,并雕刻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。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手艺从此兴盛开来。

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一般长十一二来厘米。最大的达半米以上,最小的仅两寸左右,小刀家族中的巨人和侏儒只是极少数。它们造型各异,如月牙、如鱼腹、如凤尾、如雄鹰、如红嘴山鸦、如百灵鸟头……还有的难以名状。无论何种式样,做工都非常精细,外观赏心悦目。且不说它的锐利无比,那是许多刀具所共有的,吹毛发一触即断,削铁片屑落纷纷。新颖、别致是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的特色。表现在刀柄上尤为突出。黑黝黝的是兽骨把手,明晃晃的是钢把手,亮晶晶的是银把手,黄灿灿的是铜把手。有些刀柄上面镌刻着绝妙的图案和流畅的花纹,镶嵌的珍珠和人造红绿宝石光彩夺目,就连那零星的点缀也恰到好处,给人以艺术的美感。

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(千年的)风情,刀把采用百分之百的精选黄铜,牦牛角及人工宝石打造。刀刃采用优质特硬不锈钢手工打制而成,异常锋利,双面流血槽,刀身水磨刻字,刀柄为黄铜制很有分量,镶牛角。除了刀刃锋利以外,还讲究造型,刀柄有铜质、骨质等等,镶有银、铜、玉、宝石等,形成精美图案。刀鞘用牛、羊皮模戳压制成.而所有的刀品中,以英吉沙、库车等地小刀最为出名。英吉沙的小刀历史悠久,选料精良,做工考究,造型纹饰美观秀丽。是很好的馈赠佳品或珍藏品。

英吉沙县芒辛乡卡尔瓦西村是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的原产地。米吉提·巴海的祖上有个名叫买买提·吐米尔的匠人,又聪明又肯钻研,不但刀子打得好而且会在刀把上做出好多图案,使刀子不光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颇具赏玩价值,非常惹人喜爱,一传十,十传百,越传名气越大,买他做的刀的人也越来越多,也就有了市场优势。于是,村里的人都来效仿。慢慢地,卡尔瓦西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工艺村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英吉沙县二轻局成立了小刀厂,其工人大多都是卡尔瓦西村人和他们的徒子徒孙。随着英吉沙县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,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业也迎来快速发展期。原本一些在英吉沙县的小刀手工业者,也各自注册商标,并形成当地小刀品牌。其中“巴旦木花”、“阿娜尔古丽”、“祖力皮卡”、“米斯然”、“萨穆莎尔”等是英吉沙县七大知名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品牌,现在这7家品牌自愿达成联盟,以“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”这个共同品牌向国家工商总局集体申请注册商标,以使英吉沙皮恰克(小刀)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名牌。